分類 : 青年漫畫(社會寫實)
內容簡介 : 故事背景發生在架空的日本近代。人們提出一套制度,讓死刑犯腦中植入晶片--一但殺人的衝動達到一定標準就會爆炸,使死刑犯能夠有限度的參予社會,全天24小時在監視下服勞動。研究計畫的主持人椎名,選上了編號042(本名田嶋良平)的死刑囚作為第一個實驗者。良平踏出單獨牢房,進入集英高中工作,他,與這個計畫將如何發展呢?
出版社 : 東立出版社
畫面 : 簡單的線條勾勒出角色。有柔和的筆觸帶出人的心情與環境的氣氛,也有簡單的線條點出輕鬆搞笑的片段,沖淡題材的嚴肅感。人物身體比例正常,畫風偏寫實,能分辨每個角色的不同(非主要角色除外)。女性角色都滿可愛的。
內容 : 故事從椎名與田嶋的相遇開始。在單人牢房內日復一日行屍走肉般活著的田嶋眼前出現了一個讓他有機會走出牢房的計畫,而他同意了。故事從各種不同的面向討論這個計畫,人性、社會、制度的優缺點與疏漏,而背負重大刑案的死囚與尚未進入社會染缸、單純的學校間,又將會發展出什麼關係呢?50%沒有說明白的人性、30%的社會(人際關係)與人、20%制度的變化。
推薦指數 : ★★★★★
再借一次回味指數 : ★☆☆☆☆
個人心得:
很嚴肅的題材,很溫暖的呈現。 ~~ 對這套漫畫的小結。
這部漫畫的題材很吸引人,應該說有點聳動 -- 如果死囚腦中放了一個想要殺人就會爆炸的裝置,他可以在一定的監控下重新進入社會,付出勞力嗎?漫畫中並沒有說出正確解答,但是當這個想法被提出,被付諸實行時(雖然只是測試),都不免在測試的人、主持計畫的人、參予計畫的人心中留下影響。雖然因為便於管理與其他不可訴說的因素,死囚以編號作為稱呼,但是他們還是人,人與人的交流,就會留下些「什麼」......與其說這部漫畫在討論這套制度的可行性,不如說藉著這個題材,藉由這樣被限制的環境下,看到人的面貌。
至少,這是我的感覺。
(當然不同的人看這套漫畫,或許會有截然不同的感覺囉。例如死囚到學校勞動服務很恐怖,如果爆炸的話該怎麼辦等等)。
先來說說「人」吧。我覺得這部漫畫的人物刻畫的很好,有深度,很像真的人--有人的苦惱、無奈、開心、不捨,有人的同情與殘忍,也有人的矛盾,覺得最不錯的一點是--故事中的人是與故事一起變化,但是又不會讓人覺得脫離角色個性,比較像是發掘這個人的另一個面貌。
那,就開始主角介紹吧。
田嶋良平
編號042,因為殺了很多人所以被判死刑(為什麼殺人就自行觀看漫畫啦),不過被判殺人罪的罪行卻不是什麼值得人同情或者憐憫的原因,也不是冤獄。與其說他想殺人,不如說他的價值觀已經變為--殺人沒有什麼。
看到故事的後半部,就會得知這樣價值觀形成的原因,忽然讓人有種想哭的情緒。一開始看到他面無表情的模樣,看到他談論殺人的語調,會有種驚嚇的感覺,但是慢慢了解他,就會發現,其實他本人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因為他的殺人行為是出自於--價值觀的不同。
剛從單人牢房出來的他,很像一個對很多事物感到新鮮的孩子,但是又具有大人的成熟(對事物的理解上或者對社會的理解上),矛盾的個性使得我有了鮮明的印象,是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主角。很多片段,如今回想都能夠輕易浮現腦海,他照顧花的模樣,看書的表情,對椎名告白(不是愛情告白啊)的表情。
讓人隱隱心疼的主角。
椎名
計畫的主持人。原本以為是一個利己主義的科學家,但是隨著故事演變,他活了起來,為了田嶋,他不惜遊走實驗計畫的邊緣;下班後的穿著打扮與上班時完全不同;喔,不可以忘記的是,他也是一個人,有一個論及婚嫁的女朋友,必須要與計畫的相關單位協調的「普通人」。
明明以為自己可以用看待物品的角度,觀察實驗體「編號042」,卻在觀察的過程中,不自覺地放入感情。我喜歡他中後期的表現,那種不由自主地做些事情,那種明明不想要涉入卻已經涉入,那種不知不覺中將田嶋當成朋友、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的那種感情。(兩人年齡沒有差多少啊)
在計畫的初期感覺很偉大,畢竟大家都要聽他的,但是到中後期就會發現他也是普通人,會為了與女友的愛情苦惱,會在休假途中突然被叫回,會為了田嶋不惜奔走,甚至賭上自己的飯碗?
還有兩位也是關鍵性的角色。一位是學校中的眼盲女學生--藉由她看不見的角度,看田嶋這個人;以及輔導女學生的志工--她與田嶋間有段若有似無的、注定沒有結局的曖昧情愫。
以下有劇情透露,請斟酌觀看。
我對這套漫畫感到很讚賞的原因,並不僅止於此。一開始計畫的參予人,以一種看到動物園動物的感覺看田嶋,到後期不自主的想要幫助田嶋;對田嶋感到好奇的媒體大眾與對這個計畫感到排斥的家長;對於執行計畫所以新生學費減半,大批來報考的學生。不同的人(或組織)在不同的階段,對這個計畫產生不同的影響,使整個故事顯得十分鮮活,所以雖然是如此嚴肅沉悶的題材,內容卻吸引人一直看下去,一個接著一個的爆點,使劇情十分緊湊。
最後,說說死囚的人權吧。
太複雜的,我不懂。
但是我記得漫畫中的那一段,有些人詢問(或者說質疑)為什麼看守田嶋的警衛不用姓名,而是要用編號稱呼他,警衛事後沒有顯露表情的回答--因為不想要與他建立感情 (因為他們知道,他會離開、死亡),讓我有種衝擊的感覺。
另一段是另外一個實驗體,因為腦內裝置的故障,突然頭部爆炸死亡。已經與田嶋等建立感情的人很難接受廠商的說法,因為對他們來說,他們所認識的「人」或許也會因為同樣的理由死亡;但是就另外一個面向來說,參與計畫的死囚,畢竟已經被判死刑,他們的生存權原本就消失了。不同的人,不同的觀點,造成不同的想法。
就先說到這吧。
自己品味或許會看到不同的東西。不過,這是一套讓我覺得惆悵的好作品。
留言列表